轉眼大學畢業已經30年,從青春年少到中年不惑,三十載春秋,花開花落,斗轉星移,年華就這樣悄悄從我們身邊溜走了。
三十年,一萬多個日日夜夜。從戈壁小城到五湖四海,從地質大院到四面八方,我們一路風雨兼程,又歷經滄桑;為生活奔波,也為事業忙碌。繁雜的生活中或許有那么一段時間讓我們忙得忘記了過去,也忘記了曾經那些熟悉又親切的名字。30年之后,當我們已人到中年,面對著惶惶流年,感慨孔夫子所謂的五十而知天命,也感懷過去的過去和曾經的曾經。也許人到了一定年齡喜歡懷舊,但懷舊不是為了逃避現實,而是對年輕歲月的一種追憶。
30年同學會聚,似乎不需要什么原因也不需要什么理由,因為這個數字,就已足夠。當我們再次相聚在西寧,感慨三十年的時光,老去的或許是我們的容顏,但不變的應該是心底里永恒的那份記憶。
眼前是一張張熟悉的面孔,耳邊是一聲聲親切的問候,這一切讓我們感覺又好象回到了從前。在高原古城的一隅,除了盛夏濃濃的熱情外,還有曾經地質中學里的那群稚氣的我們。能來的同學們一個個放下了繁雜工作,摒棄了生活瑣事,風塵仆仆地趕來。不能來的同學,盡管有許多遺憾,但我們能真實感受到其實他們就在我們身邊。
曾聽有人這樣總結同學聚會的意義:畢業十年的聚會一定不要參加,因為那個時候是故事最多的時候,同學們還年輕,聚會很可能是男女同學愛情的繼續;畢業二十年的聚會則沒有什么意思,因為那個時候,大家都在壯年,大家比拼的都是誰混得好,誰混得不好,非常的功利;但三十年的同學聚會就不同了,誰都不太在意誰發達,誰成功?有故事的人可以聊聊自己的故事,有際遇的人盡可以談談過眼的人生。人在中年,似乎該看淡的、該看透的都能夠想開看透。生活于我們,是平淡之中的不平淡,是兜兜轉轉之后的一個回歸,是驀然回首后發現一些真實和美好其實一直都在老地方等著我們。
又想起當年老師們的諄諄教導;又想起當年我們騎著單車去飛機場、魚水河的瘋狂;又想起那一年的五四青年節,我們一起參加歌詠比賽的歡樂;又想起畢業那一年的中秋之夜,我們搬上桌椅在教室外露天集體賞月的愜意……
我們相互傾聽相互訴說。不必問過去的那些年好不好,也不必問現在的生活該怎樣過——畢竟三十年走過,大家都體味到了人生的百味??匆豢幢舜藘婶W的白發,眼角堆起的魚尾紋,還有臉頰處暗伏的黃褐斑,又有誰沒有艱辛,又有誰沒有坎坷呢?三十年的堅守和蛻變中,盡管我們每一個人都顯出了滄桑。但30年后的重逢,我們都能夠從彼此的舉止行動中感受到30年前地質中學里屬于我們的那一份年輕和激情。還有什么可以再說的呢?今夜,讓所有的話語都盡在相逢一笑的握手中,讓所有的感慨也都盡在舉杯一碰的愉悅中吧!
也許人生就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,譬如我們這兩天的聚會。一起乘車去門源欣賞油菜花盛景,在達坂山頭戴花環興奮地留一張合影,在祁連草原感受藍天白云的豪闊,坐在在阿柔部落蒙古包里盡情暢聊……久經車程的旅途有些勞累,但大家的心情是愉悅的。一路同行,你我皆是同路人,一條漫長的路幾顆赤誠的心……感動于一路旅程中的互相陪伴,感動酒后暈車嘔吐后旁邊同學不離不棄的照顧和清理;感動于穿越達坂山頂高山反應頭痛胸悶的體貼關心,也感動于一路上細心的同學播放的那些曾經經典的老歌……心底中突然有一種感覺,相聚的時刻可以把能忘的都統統忘掉,不必擔心歲月匆匆,過去的一切都會模糊,因為我們想不起來的,記不起來的,同學們都會一一替我們記住。
三十年聚會,是一個句號,也是一個新的開始。匆匆的相聚,也是匆匆的別離。返程途中,離別的感言讓我們回味,也讓我們開始期待。
三十年同學情,終生情。不用問何時再相逢,也不要說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,至少我們曾共同擁有一個溫暖的過去,至少我們曾經的生活里還有你,所以我們一定會再相聚。